首页 > 传统文化 > 中国佛家  > 
  • 中国佛教史的第七十四章:空海大师事迹

    中国佛教史的第七十四章:空海大师事迹

    空海大师是以学问僧的身份来华的,他担负的不仅是佛教的使命,还有日本天皇赋予他的文化使命,空海大师是日本的文化巨人。日本王羲之是和尚总而言之,日本的空海大师不仅仅对日本佛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他还是日本文化的奠基人,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被日本政府公认为国宝,虽然他传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。...

    中国佛教史的第七十四章:空海大师事迹2023-11-10 11:01 161
  • 最初的汉译佛典和它的译者是谁?

    最初的汉译佛典和它的译者是谁?

    这四位大翻译家,其中鸠摩罗什、真谛、不空是东来弘传佛法的外国佛学大师,玄奘则是西行求法的中国高僧。...

    最初的汉译佛典和它的译者是谁?2023-10-15 14:01 137
  • 全身舍利、半身舍利和碎身舍利,你家有吗?

    全身舍利、半身舍利和碎身舍利,你家有吗?

    而且到了现代,舍利子似乎越来越多了,近些年来很多僧人圆寂后都留下了舍利子。关于舍利子的成因,佛家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说法。普通的僧人如果修行不够,是无法形成舍利子的。当然了,对于许多人来说,佛教有点高屋建瓴了,只想听一听从科学的角度该如何解释舍利子的现象。有人认为,舍利子其实是这些高僧体内的结石。...

    全身舍利、半身舍利和碎身舍利,你家有吗?2023-10-15 11:01 65
  • 融和是不冲突,没有你我、内外、大小的对立

    融和是不冲突,没有你我、内外、大小的对立

    一、什么是佛教的圆融观。这是中国佛教的般若(智慧)观。圆融观就是将佛性论与般若观完美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佛教智慧。三、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。但是经过几百年的融合,到中国化的佛教宗派,特别是禅宗创立的时候,佛教终于融入了中土世俗社会生活之中,取得了僧俗之间的圆融和谐。五、中国佛教圆融观的现代价值。...

    融和是不冲突,没有你我、内外、大小的对立2023-10-15 09:02 60
  • 中国佛家高僧 她曾以优异的成绩力挫群雄,做了头名状元

    中国佛家高僧 她曾以优异的成绩力挫群雄,做了头名状元

    她是“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”——隆莲法师从此,中国少了一位女文官,却多了一位女高僧!她说,一个信徒一旦拜你为师,收为弟子,难免惟命是从,光听我的,这不利于培养佛教人材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对隆莲法师有过很高评价,称赞她为“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”。出家师父,是佛留给世人最大的恩赐!...

    中国佛家高僧 她曾以优异的成绩力挫群雄,做了头名状元2023-10-13 18:03 59
  • 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高度评价本焕长老是我国佛教的领袖

    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高度评价本焕长老是我国佛教的领袖

    近代禅门巨擘、佛门龙象虚云禅师的十二大弟子,个个都是证量非凡的圣贤大德,他们不负众望,教化一方,对于弘扬佛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本焕长老是我国佛教的领袖,也是我国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著名高僧。曾担任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、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。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同门师兄弟,二老的...

    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高度评价本焕长老是我国佛教的领袖2023-10-13 15:02 96
  • 虚云法师的一生,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中国佛教史

    虚云法师的一生,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中国佛教史

    虚云法师的一生,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中国佛教史,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甚至他被誉为中国第一高僧,活到120岁,可谓是看遍了人间百态。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“乱世菩提不问事,老君背剑救苍生”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虚云法师再一次回归深山潜修佛法,临终留下一字“戒”,至今无人参透,虚云法师的一生充满着传奇,戒这个...

    虚云法师的一生,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中国佛教史2023-10-13 14:05 78
  • :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浅谈

    :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浅谈

   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最早是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。当时,由于佛教刚传入,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大。另外,佛教在中国传入的初期,佛教徒也是依然喝酒吃肉的,这点有确实的文献可以证明。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。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——论文略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...

    :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浅谈2023-09-28 11:02 66
  • 曾仕强: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天差地别,宗教被驱逐就在所难免

    曾仕强: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天差地别,宗教被驱逐就在所难免

    一、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与基督教是世界两大宗教,它们都很早的传入了中国,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却是云泥之别。在中国,佛教自古代开始就可以传教,一直传承至今,而基督教却是被禁了400年,这是为什么呢?。曾仕强表示,之所以佛教能够一直在中国传教,就是因为中国人已经将印度佛教“汉化”,变成了汉民族的一种佛教。佛...

    曾仕强: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天差地别,宗教被驱逐就在所难免2023-09-27 17:10 146
  • 佛教传入中国、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、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

    佛教传入中国、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、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

    东汉时期,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时期。本文将从佛教传入中国、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、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,探讨东汉时期佛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。第一、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第二、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第三、东汉时期佛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总之,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与发展,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,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...

    佛教传入中国、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、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2023-09-27 13:09 138
  • (每日一题)《理惑论》三十七章

    (每日一题)《理惑论》三十七章

    这说明,在佛教儒学化的同时,儒学也在不断引佛入儒,充实、发展自己。也为儒学逐渐吸收,韩愈和李翱正是在排佛的旗号下援佛入儒,对佛教宗派的法统观念与心性学说加以改造利用,提出了他们的道统论与复性说,开了宋明理学的先声,从而促进了儒佛的融合进一步深化。宋代禅师契嵩在其著的《辅教篇》中“拟儒《孝经》,发明佛...

    (每日一题)《理惑论》三十七章2023-09-26 17:03 110
  • 当代社会面临着世界性问题,这些问题决定人类共同命运

    当代社会面临着世界性问题,这些问题决定人类共同命运

    而佛教理念的生态学意义,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注视。不少佛学家积极阐释佛教理念,唤醒人类的善行。佛教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主张众生平等,就是对一切生命价值的体认。就其思想特质讲,儒家提倡三纲五常及仁义礼智信,偏重于社会的政治伦理,所谓“治世”;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,实际仍重在政治理念,后来又演绎出长...

    当代社会面临着世界性问题,这些问题决定人类共同命运2023-09-26 13:03 149
  • 韩国儒学发展要比中国超前,这里且不谈文化断层

    韩国儒学发展要比中国超前,这里且不谈文化断层

    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、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杜维明先生认为,韩国的儒学发展要比中国超前。这里且不谈文化断层对中国儒学传承和发展造成的影响。在这个被称为“比中国还典型的儒家社会”的国家中,韩国儒教是对其儒家传统继承的最好体现。在韩国学术界,儒学仍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。儒学不仅受到韩国知识精英界的认同,企业...

    韩国儒学发展要比中国超前,这里且不谈文化断层2023-09-14 08:01 103
  •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:德育知行Ξ摘

  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:德育知行Ξ摘

   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。对于今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。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。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。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。本文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内容。文化对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。。1.理性主义以及科学主义。且带有个...

  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:德育知行Ξ摘2023-09-13 15:00 55
  • (大师学术态度)大师们是如何专注于学术的?

    (大师学术态度)大师们是如何专注于学术的?

    【摘要】古往今来在学术界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批大师级人物,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高尚的情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。因此,本文通过举例来说明大师们是如何专注于学术,以此来端正我们的学术态度。难道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吗?如何壮我中华之学术,我想从这些学术大师们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答案。向大师学习,学习的不仅...

    (大师学术态度)大师们是如何专注于学术的?2023-09-01 09:03 94